針對氣候變遷在洲陸尺度下對生物的衝擊,歐洲科學團隊創立了全球首見的量化指標,結果顯示氣候變化對歐洲鳥類已造成顯見影響。

在資料分析的122種常見鳥種中,若持續依照模式預測反應氣候暖化,不受其他因素干擾之下,有7成5將在分佈範圍內減少。其餘2成5的種類則預期會增加。

研究首席作者是英國皇家鳥類保育協會(RSPB)的葛戈利博士(Richard Gregory),他說,「結果顯示受到負面衝擊的種類遠多於受益的種類,比例是3比1。雖然目前全球均溫實際只有些微升高,我們卻發現生物族群有這麼大的變化,讓人驚訝。」

多數科學家都同意,想要避免氣候變化的嚴重惡果,必須控制全球暖化,相對於人類工業化前的溫度,維持增溫在攝氏2度以內。

這項研究發表在PloS ONE公共科學圖書館線上期刊,葛戈利博士所領導的團隊發現,歐洲常見與廣佈鳥類過去的族群數目變化與未來氣候變遷相關的分佈範圍變化之間有顯著關聯。

研究團隊整合出一項指標,顯示氣候變化對歐洲生物的影響。這項新指標已經被歐盟執委會(European Commission)納入一系列重點指標當中,用以評估2010年前終止生物多樣性流失的目標進程。

這份報告與指標是由皇家鳥類保育協會、杜爾罕大學(Durham University)、劍橋大學、歐洲鳥類調查委員會、法國國家自然史博物館、捷克鳥類協會與荷蘭統計局的科學家共同撰寫。

葛戈利博士也向歐洲各地經驗豐富的業餘賞鳥人士致謝,他們參與了「泛歐洲常見鳥類監測計畫」,將觀察資料提供給研究團隊。這個監測計畫由國際鳥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與歐洲鳥類調查委員會協力共同舉辦。

杜爾罕大學的威力斯博士(Stephen Willis)指出,「預測在氣候變化中會得利的鳥類,在80年代中期就開始增加,預測會受害的鳥類則在同時期開始減少。讓人擔心的是,族群減少的種類佔了我們所有調查種類的75%。」

預測會減少的歐洲鳥種中,最顯著的前3名依序是田鷸(common snipe)、草地鷚(meadow pipit)、花雀(brambling)。

研究顯示某些歐洲鳥種未來將會增加,最多的前3名依序為黑頭林鶯(Sardinian warbler)、亞高山林鶯(subalpine warbler)、黃喉蜂虎(European bee-eater)。

國際鳥盟全球研究與指標計畫的召集人布查博士(Stuart Butchart)表示,「這是第一個氣候變化衝擊生物多樣性的有力指標。鳥類是人類了解最多的生物之一,這項指標再次顯示我們可以應用鳥類所提供的資訊,監控人類在地球上日益加深的足跡。」

(摘譯自2009年3月9日ENS英國,劍橋報導,編輯後發表於環境電子報「氣候暖化下,歐洲多數常見鳥種將持續減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iti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