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陣子,剛好看見幾篇文章都提到「影像」在這個時代的意義。影像不再只是單純的訊息載體,而成為一種美學、語言、甚至思考方式,也宰制著我們對世界的認知角度。

李偉文感嘆,在一零一燦爛煙火前拿著手機錄像,儘管親臨現場,是不是也只看見小小螢幕裡,影像化之後的煙火?我感嘆,在Huntington Garden的新溫室教育館裡,活生生的花草樹木間圍繞著液晶螢幕,播放綠樹搖曳、蟲鳥飛舞,儘管嫩葉彩蟲近在咫尺,是不是總要透過鏡頭,我們才真的看見聽見?是不是看見聽見就代表認識、覺察?如果失去探索、觀察真實事物的能力,下一個失去的,會不會是對這個世界的好奇與想像?總在觀看影像,或拿起相機的當下,發現這些疑問和焦慮悄悄地扯著自己的衣角,所以這幾個月雖然幾乎每個週末都在野外,拍回的照片卻越來越少,有幾次甚至刻意地不帶相機,只為了讓自己能更專注地「感受」自然。按下快門時,我往往覺得自己是個帶有目的與距離的觀察者,而非參與者,所以在看見百隻白鵜鶘輕緩飛掠如鏡湖面,在看見千隻沙丘鶴優雅騰翔落日平原,在看見沐著金黃陽光守候獵物的coyote時,我很高興自己遺忘了相機、遺忘了一切語言,才能在當下感覺自己成為一個和腳邊的灌叢或水邊的雁鴨一樣「自然」的「存在」,而不再是一個外來的闖入者。

並不是說攝影不好,而是清楚自己心情調適的功力不足,與自然萬物共處的經驗也不夠,才會讓照相這個舉動在野外扦格不入。心目中好的自然攝影,都是在造訪同一地點數十次,每次數個小時,在無數次的觀察後,取出最佳的景物構圖、等待最完美的光影色彩山嵐林霧,才能將所有的感動體會,在一次快門開闔間濃縮凝聚,讓凍結的瞬間得以訴說永恆。如果有一天,我拍出了自己最滿意的一張作品,我相信那一定會是這樣誕生的。

好的影片也該是這樣吧,把某些重要的東西濃縮凝聚,才會讓人因為想要回味那些美好或震撼而不斷播放。昨天收到一封有意思的轉寄信,中時開卷為了幫忙推廣今年度的開卷十大好書,特別用極少的預算為十二位得獎作家拍了"BV"(book video),這當然可以單純地看成行銷宣傳,甚至還可以擺出批判姿態,思考文字作家必須靠影像傳達作品理念的荒謬。但若想到不論文字或影像,都只是創作者思想情感的媒介載體,便會發現這些影片恰如其分地速寫了作家氣質與作品風格,用閱讀文字以外的形式讓我們認識這些作品。看完這些BV之後,便想起去年底回台北,雷光夏在她小小演唱會裡首映的「我的80年代」MV,當時一面觀看眼角就一面泛著幸福與傷感互溶的淚,即使回來之後在網路上又看了兩三次,臉上的淚水跟微笑也從來沒少過。這個MV其實相當簡單,配合「80年代」這個主題,導演蕭雅全動員了身邊的親朋好友,每個人帶著自己在80年代照的一張相片,跟2006年的自己一起入鏡,也許扮一樣的表情、穿類似的衣服、或做相同的動作,但在「今昔之比」這個主題之外,我卻感受到一種對人生的感恩、讚美與愛,光夏說,她覺得這是一個「對時間流動很有感覺的人」才拍得出的作品,我深深同意。

影像,呈現的也許不是真實,但在累積了足夠的真實體驗後,也許可以道出比真實還「真」的意境,這一點倒是與任何藝術創作無異了。

(還真是相當八股的結尾....(笑))

------------

文中提到的一些文章和影像--

李偉文「不在,好像在;在,卻又不在」原文

我喜歡的兩個自然攝影家:Rodney Lough Jr.Tomas Mangelsen

中時開卷「BV時代來了!」原文
我自己最喜歡的三個BV:蘇偉貞薇薇夫人陳柔縉

雷光夏「我的八零年代」MV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iti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