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對於這次總統選舉,我最在意的就是環境政策,當然經濟、環境、農業等政策應該要互相配合,單獨細看任一方面,未必能了解施政的全盤考量,但總是要從一個地方切入,所以就從環境政策開始吧,農業、社福、經濟政策之後也該拿來比一比,說不定會在各大政策間發現矛盾之處....。

政策分析什麼的我沒有學過,但是認真看看人家端出來的牛肉,是選民應該要做的功課,未來要監督當選者、決定日後選票去向,了解政見算是最基本的一步吧。

下面是雙方陣營放在自己網頁上的環境政策內容,馬陣營目前沒有提出完整的政策白皮書,所以只有條列式的陳述,但也足夠了;謝陣營的內容是從白皮書中摘要整理出來的。文章最後面有我自己的一些初步感想。

************************************

馬英九的環境政策 ([完整政策說明])

1. 推動國土復育,永續台灣發展


(1) 成立「環境資源部」,因應國土保育與全球暖化問題;進行「國土復育總體檢」,檢討復育國內沿海及高山地區的國土破壞。

(2) 推動國土(國土計畫、國土復育、海岸保護、地質保育)立法及環境信託法規與配套措施;千米以上山區不闢建步道以外的新道路,落實國土保安管理,重視森林保護與水土保持,勤查重罰國土違法使用情況,有效防治天然災變。

(3) 研訂「國家永續發展法」,落實執行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定期邀請相關機關、學者、非政府組織與民眾召開環保共識會議。

(4) 推動「復育與加值」並行規劃,輔導管理海岸山林產業活動,例如建立山林有機無毒植栽產業許可與產品認證制度,藉嚴格水土保持檢視,篩選適當的種植環境,兼顧國土保育與民眾食的健康。

(5) 推動兼顧國土復育與社區轉型的工作,以4年500億協助原住民重建家園,推廣原住民傳統上與生態共榮的倫理,進行國土復育。

(6) 建構全國萬里步道、西部濱海綠色廊道,在中南部至少設三個平地森林遊樂區,結合當地農村再生計畫,創造休閒生態旅遊商機。

2. 研訂減碳目標,善用市場機制


(1) 加速訂定「溫室氣體減量法」。

(2) 國際協商共識未達成前,先行規劃推動全國的CO2排放減量,於2016年至2020年間回到2008年排放量;於2025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於2050年回到2000年排放量的50%,作為減量目標。

(3) 建立公平有效率及開放的能源市場,使能源市場逐步自由化。

(4) 規劃碳權交易,鼓勵企業於國內外應用造林植草及其它減碳措施,降低減碳成本。

(5) 促進能源多元化,提高低碳能源比重,發電策略積極朝低碳能源超過50%方向推動

3. 動員全民節能,邁向零碳城市


(1) 未來八年以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為目標。

(2) 推動全國低碳節能運動,落實機關學校企業及社區減碳及節能教育宣導。

(3) 提高冷凍空調等電器及車輛能源效率,訂定有節能誘因的電價、水價及油價,促進節能與效率提升。

(4) 獎勵「低碳節能綠建築」,公部門特定區域及重大開發案建築,須符合綠建築規定

(5) 規劃「零碳綠建築」的里程碑。

4. 實施能源稅制,經社環保三贏


(1) 適時實施能源稅,反應溫室氣體排放的社會成本。政府增加的收入作為:
--提高所得稅最低扣除額;
--取消汽車及水泥以外所有的貨物稅、娛樂稅、印花稅、及汽車燃料使用費;
--對低收入戶給予能源津貼;

--分擔企業對其員工的社會福利支出;
--提供新能源研發經費的財源,以促成環保節能、經濟發展與社會公義的三贏目標。

5. 設置減碳基金,發展綠能產業


(1) 積極推動「再生能源法」及再生能源產業(例如太陽光電、風力發電、造林植草等生質能源、分散式整合供電)、節能產業(例如LED照明、電源管理IC、油電混合車)、及節能服務產業(ESCO)的發展。

(2) 政府設置減碳節能基金(綠能基金),獎勵研究發展與節能產品的推廣,並透過技術移轉,提昇產業競爭力。

(3) 政府能源相關研究經費4年內由每年50億元倍增至100億元

6. 建構綠色路網,推廣低碳運輸


(1) 建設大眾運輸網(含輕軌運輸)、公車專用道、腳踏車道等「綠色交通網」。

(2) 推廣步行、腳踏車、手推車及大眾運輸等生態移行(eco-mobility),採取措施逐步限制個人耗能運具運量。

(3) 補助加氣站建設及車輛改裝,推廣計程車、公務車、汽油車、柴油客貨車改用液化石油氣及天然氣,並降低油電混合車稅賦

(4) 加強研發油電混合、氫燃料及空氣動力車輛與設施,提高交通工具能源效率與減碳率。

7. 綠色設計生產,落實產業永續


(1) 對台灣高耗能、高污染工業及未來中長程能源與水資源的發展規劃,進行整合性評估。

(2) 具爭議性的環境與發展議題,落實聽證制度,使台灣有限資源的使用及產業政策,符合環境正義。

(3) 宣導鼓勵企業綠色設計、生產與服務的研發與推廣,防制環境荷爾蒙產品。

(4) 推動生態化環保科技園區,既有工業園區生態化,建立綠色產業供應鏈,降低環境成本。

(5) 推動「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立法,輔導相關產業發展,並與減碳節能的需求整合。

8. 加速河川整治,推動節約用水


(1) 汰換老舊自來水幹管,使自來水漏水率降至10%以下,逐步實現自來水生飲的目標。

(2) 推動節約用水,推廣再利用的中水系統,使全國平均之人均用水量,降至每日250公升以下

(3) 加速建設污水下水道系統,每年投入300億元,年增建設率3%

(4) 整治河川,包括淡水河、愛河、濁水溪、急水溪、鹽水溪、二仁溪、南崁溪、老街溪、新虎尾溪等中度及嚴重污染長度合計50%以上的河川列為優先整治對象,八年內使其不缺氧、不發臭及水岸活化

9. 零廢棄全回收,資源循環社會


(1) 未來八年台灣垃圾量較歷史最高減70%、資源回收再利用率達60%為目標,邁向「零廢棄、全回收」的資源循環社會。

(2) 持續建構廢棄物減量回收誘因體系,擴大企業責任延伸制度。

(3) 成立回收再利用的跨部會組織,進行建材與工程再利用的規範建制試辦計畫。

(4) 推動北、中、南部填埋剩餘土石方的國土再生計畫。

(5) 全台焚化爐逐步轉型為造林植草及農業剩餘資材氣化發電的地區生質能源中心。

10. 紮根環境教育,愛家園顧台灣


(1) 推動訂定「環境教育法」及「環境信託、全民守護家園」運動。

(2) 強化大學「永續校園」教育及國際合作、建立大學與中小學永續教育伙伴關係。

(3) 成立市容與環境衛生管理的政府專責機構,推動社區5S(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及教養)運動。

(4) 推動「物業管理條例」立法,落實物業業主及物業管理人員與物業管理企業的制度化作業服務關係,從基層發揮推動永續社區發展的關鍵角色與功能。

(5) 培訓環保志義工以及社區、企業、機關與學校的物業管理人員,傳授社區環境認養動員,學習室內環境及空氣品質管理及社區生活與環境關懷照顧技巧,宣導健康、永續、綠色消費與生活的社區文化與公民意識。

************************************

謝長廷的環境政策([白皮書])

1.推動符合「永續發展」理念的溫室氣體減量


(1) 配合相關國際公約,明確建立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目標與時程,在2025年至2030年間,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至少應回歸到2005年的水準;並訂定能源供應者、工業、交通、農業與住商部門的減量目標。

(2) 推動溫室氣體減量相關立法。

(3) 推動綠色財政改革,並結合總量管制與排放權交易機制,以達成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目標。

(4) 強化氣候變遷研究及評估氣候變遷速度與影響的能力,建立因應措施與相關策略。

(5) 強化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功能,未來重大開發案均應送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審議。

(6) 透過製程改變及產業結構調整,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7) 逐步提高各類產品的耗能標準及生產過程中CO2排放的規範。

(8) 改善大眾運輸系統,減少汽機車的使用,推動汽機車使用生質酒精汽油與生質柴油,以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9) 發展天然氣成為由目前高碳經濟轉型為無碳經濟的過渡性能源

(10) 配合生物多樣性等環境議題,維護碳的自然吸收機制。

2.發展綠色潔淨能源產業,尋求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雙贏


(1) 透過法規設計與經濟誘因,增加再生能源研發經費,開拓再生能源市場,持續推動再生能源「風光雙十計畫」,逐年增加再生能源利用的比率,達成2020年再生能源發電占總發電的20%以上之政策目標。

(2) 檢討相關法規制度,規劃太陽光電發展誘因,積極推動太陽光電系統,全力推廣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發電系統。

(3) 積極推動生質燃料之生產與運用,有效利用休耕農地栽種生質作物

(4) 各級政府機關、學校率先節約能源,五年內全面更新省能照明設施、空調設備及交通號誌。

(5) 推動舊建築改善節能,擴大發展綠建築。

3.推動符合「黃金三角」概念的綠色財政改革


(1) 循序漸進推動綠色財政改革,以創造環保、能源與經濟三贏的效果。

(2) 推動能源稅制,依租稅中立原則,將按所得決定的租稅負擔轉為對環境衝擊大小決定的租稅負擔

(3) 「能源稅」應依不同化石能源別單位熱值與含碳量,並兼顧消費用途屬性及環保節能效果等訂定稅額,從量課徵。

(4) 實施能源稅時,併同取消汽車燃料使用費及油氣類貨物稅,並推動稅、費制度改革。

(5) 為維持租稅中性產原則,能源稅收淨額應優先用於降低個人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以及提供環境能源相關研究發展支出,以創造雙重紅利效果;其次用於公共建設、人力投資及社會福利;並將部分稅收分配予地方政府,以促進地方發展。

(6) 取消對能源密集產業的直接補貼或租稅減免。

(7) 獎勵產業採取清潔生產製程及環保技術。

(8) 提高政府部門綠色採購比重,並鼓勵綠色消費。

4.提升環境品質


(1) 污染防制
--建立空氣污染總量管制制度。
--汽車燃料使用費由「隨車徵收」改為「隨油徵收」,以促進節約能源,減少空氣污染物之排放。
--強化集水區的管理,以涵養水資源,並減少河川的污染。
--加強毒性化學物質分類、分量管理與環境用藥管理。

(2) 水資源利用與管理
--建立水源利用總量管制制度,落實節約用水。
--制定各類用水的水質標準,以確保飲水品質與食品安全。
--強化水資源管理,包括涵養、節約、合理的分配、減少污染排放以及廢污水回收再利用等,確保潔淨水源供應不虞匱乏。
--依據生態體系觀點,從完整的流域系統著手,進行河川污染整治,並加強水資源管理及集水區生態保育。
--制定提升用水效率及水資源永續使用的法規。
--在考量社會衝擊前提下,調整水價應反映外部成本,以提升用水效率。
--運用美學觀點,融入生態環境保育理念,推動水岸環境營造。
--普及污水下水道,阻截污染水源。

5.加強環境保護


(1) 提升環境保護機構的位階:為使能源、資源、環境與生態保育政策不再附屬於經濟或其他政策之下,應整合生態保育、環境資源開發與利用以及環境保護等機構,於未來政府組織改造時,成立環境資源部。

(2) 保護土地資源
--辦理全國自然環境資源調查,及時更新國土資訊系統。
--落實國土復育條例,從嚴管理山坡地、河川區域及海岸地區的開發。
--加速研訂國土計畫法,健全管理地方自然與文化遺產。

(3) 保護海洋及海岸濕地
--整合海洋管理體制,建構海洋及海岸監測系統。
--辦理海岸地區整體規劃,研擬海岸保護與防護計畫。
--建置海岸環境監測系統及資料庫。
--積極研擬海岸防災整合計畫。
--設置海岸、海洋保護區,保護海岸地區河口、沙丘、紅樹林及珊瑚礁等自然資源。
--訂定「台灣海岸整體管理計畫」,透過海岸分區規劃,依使用分區特性加以管理。

(4) 防治自然災害
--推動國土復育計畫,積極復育環境嚴重退化地區。
--實施國土防災計畫。
--建置防災資料庫。
--推動防救災科技研究,發展減災、抗災、救災的新技術。
--由國土保育觀點,研議地層下陷地區土地合理利用方式。

(5) 保護生物多樣性
--積極執行「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加強督導「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野生動物區」的經營管理;並加強入侵種的防制。
--將自然復育與永續利用,納入國家經建與國土規劃中。
--復育已遭破壞或劣化之既有自然環境資源。
--加強生態工法之推廣,落實公共建設兼顧生態環境保護之目標,以確保並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環境。

(6) 維護原住民族基本生存權
--建立自然資源共管機制。
--「國土計劃法」與「國土復育條例」中應納入原住民族土地復育機制。

6.保障食品安全


(1) 建構符合國人消費習慣的食品安全標準。

(2) 加強評估食品、飼料對健康的影響,並對潛在危險食品進行追蹤調查。

(3) 落實優良農畜產品標章及相關的驗證制度,提升食品安全標準,加強進口農畜產品藥物殘留檢驗,以促進國內農業發展及維護國民健康。

(4) 積極推廣對環境友善的耕作方式,減少化學肥料與農藥的使用,以降低其對環境生態及食品安全的危害。

(5) 政府定期公布食品安全檢驗報告,以保障消費者的權益。

************************************


個人感覺馬的政策比較有具體的數字目標或經費估算,但謝談到的面向比較廣泛多元。

關於溫室氣體減量的部份,是重點中的重點,我甚至認為那是環境政策的強度指標。一開始看到馬的減碳目標,不怎麼滿意(2016以後?兩任都當完了,沒有減到那個目標要找誰負責?),也覺得應該要更具體地講出各種減碳政策對整體減碳的貢獻,例如20%來自提昇能源使用效率,20%來自能源稅,10%來自造林等等。但是謝的減量目標更不積極(2025-2030年!?!?四任以後....),又缺少具體描述。

我認為兩人都應該講一點短程(5年內)減量目標,就算不夠積極也無所謂。長程(20-50年後)當然需要規劃,但總要用點短程目標來宣示一下決心,順便讓大家檢驗一下能力。

其他關於能源稅、再生能源、低碳運輸、產業綠化、河川整治、原住民等部份
兩者還蠻類似的。

比較不一樣的地方有馬提到回收政策,生態保育的部份強調森林;謝提到生物多樣性、食品安全,生態保育強調海洋及濕地。

回收政策我覺得在台灣很重要,垃圾是台灣環境長久以來無解的難題,幾乎各縣市都有廢棄物問題,謝的政策中沒有特別提到這部份我還蠻訝異的。

關於無毒、有機農業輔導與認證的部份我也很關心,謝提到的比較多,馬只有輕輕點到,但也許在雙方的農業政策裡會有更詳細的內容。

光就我看到的政策提案,馬陣營沒有提出白皮書,細節難以確認,但謝的白皮書有38頁,裡面有超過2/3是回顧歷史或摘要他國經驗,卻沒有說明自己政策提案背後的邏輯分析,又缺乏清晰的目標,這樣的白皮書對我而言說服力太弱。照理講民進黨應該比國民黨擁有更堅強的環境專家陣容,如果這就是謝陣營全部的環境政策,感覺實在不夠認真。(馬陣營的白皮書出來之後,我會再加上相對應的評論)。

把選舉政見當一回事,也許很天真,但我相信只有當越來越多選民願意花心思了解政見、並且在日後要求當選者實現承諾,未來選戰中實際政策辯論的比例才會提高。我想要比較政見,不是想看誰提出的願景更美好,而是要找出誰真的分析過問題的根源,並且用心設計政策加以解決。其實就這一點,兩邊在我看來都還是不太及格,餅都畫得有模有樣(所以其實兩邊都知道什麼是台灣環境的沈痾嘛...),就是沒個清楚的食譜。

不過後續還有得比,如果BBS上有其他相關的分析,我也會整理之後放上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aitingchen 的頭像
    waitingchen

    Choose Something Like a Star

    waiting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